推广 热搜: 公司  快速  上海  中国  未来    企业  政策  教师  系统 

徐南平

   日期:2024-09-01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hnrlx.ksxb.net/news/563.html
核心提示:徐南平:这么多年来,尽管我个人身份有所变化,但始终在做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学生时代,我是跟着老师学习做

徐南平:这么多年来,尽管我个人身份有所变化,但始终在做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学生时代,我是跟着老师学习做研究,工作以后是自己摸索着做创新,与同志们一起共同探索创新的本质内涵。就我而言,只不过是从过去一个人做科研,逐步扩大到带领一个团队、一个学科、一个企业、一所学校、一座城市、一个省份一起共同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追求,这也是作为一名党培养出来的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的奋斗理念。

我个人身份的变化,见证了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整体进程,见证了江苏从科教大省向创新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党中央、国务院于2006年2月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同年4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做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大决定,同一天,省委常委会集体谈话,来自高校的20名干部赴有关市和部门挂职,我是其中的一员,受组织委派到苏州挂职,负责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其战略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通过干部队伍结构的调整,加大创新型省份建设力度,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我在苏州工作的两年,中心工作就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战略部署,统筹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到省政府工作的五年,中心工作就是统筹创新型省份的建设。七年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着力推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江苏具体化,积极探索具有江苏特点的创新型省份建设新路子,进一步强化了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激发了全省上下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

总体来看,江苏区域创新能力从09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进入了科技创新活跃期,创新正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徐南平:首先,科学家、企业家的头衔对我而言是过誉了,但从事科学研究和创办企业的经历对我现在从事政府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创新从本质上讲应该是经济学范畴的概念,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要素的重新组合。科学家主要是通过研究的手段,把经验、原理、数据等知识要素组合起来转化为创造力,企业家则是运用市场的手段,把技术、成果、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起来转化为生产力。这两个方面的经历,使我对科研和市场的性质以及艰辛有着更直接的理解,工作沟通上也会更方便一些。

江苏的发展历程也顺应了这样的规律,上世纪80年代从乡镇工业起步,“苏南模式”引领全国,其实质是农民资金、农村土地、农业劳动力与“星期日工程师”技术的组合,上世纪90年代以扩大开放为动力,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质是劳动力、土地、市场、政策等要素与国际先进产业技术的新组合。当前我们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核心也是通过创新要素的重新组合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创造更加先进的生产力,真正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向创新驱动的轨道。

对于科技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把握好创新的本质内涵。创新是生产力要素的新组合,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能否成功,能否提升创新能力,关键取决于要素的组合能力。要树立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抓住科技、人才这个最重要的要素,同时要创造一切条件,促进其他要素与科技人才的组合,围绕最优秀的人、最先进的科技成果配置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创新决定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希望企业把创新摆在发展的核心位置,瞄准市场需求,整合创新资源,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增强发展后劲,打造国际化创新型领军企业。

同时,全社会都要关心科技型企业家的成长,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像重视党政领导干部一样重视科技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加快培养一批拥有战略眼光、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企业家。

徐南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就创新组织而言,基本可分为政府主导的创新、政府与企业共同主导的创新、企业主导的创新等三种模式,从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来看,创新应该由企业主导才更富效率和活力。

因此,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推动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构建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尤为重要的是抓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激励创新的动力机制,全面激发创新主体的热情,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二是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构建有利于企业整合配置要素资源的良好环境,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分析江苏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未来的发展仍然充满挑战,比较突出的是经济结构性矛盾、资源瓶颈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破解这些难题,关键要靠创新驱动,主体在于企业。当前我们正处于政府与企业共同主导创新的发展阶段,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研究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加快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和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推动企业成为创新的主导者。

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们把推进科技创新工程作为支持创新的重要手段,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启动,高要求推进,研究提出了“一个制度,两个支撑,三个体系,四个落脚点”的推进思路,即,以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为先导,构建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以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为支撑,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以完善产学研结合体系、科技金融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为突破口,构建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落脚点,坚持主体是企业、方向在产业、重心下基层、服务于民生的发展路径,大幅提高科技创新贡献份额。

工作中,我们还制定了科技创新“10+2”专项行动计划,明确了科技发展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确保每年都有新进展,五年实现大突破。

徐南平: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时,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努力在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江苏科经过多年的改革努力,科技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从科技自身来看,许多工作已经进入全国前列,但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更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要求。

我们认为,当前制约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因素,主要在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还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这也是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最近,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出台《关于加快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突出强调要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事关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任务,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具体工作部署上,我们着力将创新资源引入企业、将技术研发机构建在企业、将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将创新政策落实到企业、将人才工作的重心转向企业,努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开创江苏创新驱动发展新局面。

徐南平:党的十八大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总结了过去五年和十年的工作及经验,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报告总揽全局,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纲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胡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讨论时,对江苏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江苏未来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提出了“五个正确认识和把握”的新要求,使我们深受鼓舞、深受教育、深受启发。

作为一名党员,有幸被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我倍感荣幸和自豪,也深感肩负的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我将深刻学习领会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饱满的热情和振奋的精神,认真参加党的十八大的各项议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的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型省份建设目标不动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本文地址:http://dyvalve.ksxb.net/news/563.html    海之东岸 http://dyvalve.ksxb.net/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3022329号